美國國稅局放寬加密稅規!CeFi用戶迎來稅務舒緩,DeFi新規仍引發爭議

美國國稅局放寬加密稅規!CeFi用戶迎來稅務舒緩,DeFi新規仍引發爭議

美國國稅局(IRS)近日宣布推出一項臨時舒緩措施,旨在為使用中心化交易所(CeFi)的加密貨幣持有者提供更大的稅務彈性。根據新規,CeFi 交易所的用戶不再受到傳統「先進先出」(FIFO)會計方法的限制,可以根據自身記錄或稅務軟體來確定所出售加密資產的具體價值。此舉有望減輕由於 FIFO 規定而帶來的高額稅務負擔。

新規定於 2025 年 1 月 1 日生效,於同年 12 月 31 日結束,這意味著,CeFi 交易所的使用者在報告其數位資產交易時,將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出售資產的順序,而不再強制按照 FIFO 方法優先出售最早購買的資產。FIFO 方法通常會導致投資者在牛市期間先賣出成本較低的舊資產,從而可能無意中提高資本利得,增加稅負。

但臨時舒緩措施僅適用於 CeFi 交易所的用戶,對於其他類型的加密貨幣交易,尤其是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平台上的交易,則仍面臨較為嚴格的監管。

加密貨幣交易的稅務規定

美國國稅局將加密貨幣視為類似於股票的財產,並徵收兩種主要稅款:資本利得稅和所得稅。資本利得稅適用於資產的交易活動,而所得稅則適用於獎勵或收益,例如挖礦、質押、利息或任何其它形式的收益。

另外,美國國稅局對加密貨幣稅務報告也作最新規定:

  • 經紀人定義: IRS 縮小了「經紀人」的範圍,排除了非託管的市場參與者,如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非託管數位資產錢包提供商。
  • 報告要求: 提供託管錢包的服務機構和促成加密貨幣交易的支付處理商,將被視為符合美國聯邦稅務要求的經紀人。
  • 穩定幣發行商: 將穩定幣兌換為現金的發行商,也需遵守經紀人報告要求。
  • 非美國經紀人: 非美國經紀人(美國人控制的外國合夥公司除外)將免於履行美國的加密貨幣稅務報告規定。

DeFi新規引發行業反對

儘管美國國稅局為CeFi使用者提供了臨時的稅務豁免,但對於 DeFi 領域的監管要求卻引發了激烈的反對。根據國稅局的新規,預計在 2027 年起,某些 DeFi 平台將被要求收集並報告用戶的個人信息和交易歷史。這項新規旨在增強對去中心化平台的監管,但卻與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理念相悖,從而引發業界的強烈抗議。

三大加密貨幣產業團體,包括「去中心化金融教育基金(DeFi Education Fund)」、「區塊鏈協會(The Blockchain Association)」和「德州區塊鏈委員會(Texas Blockchain Council)」,已控告美國國稅局,試圖阻止這一新規的實施。他們認為,要求 DeFi 平台收集用戶的個人資料,將破壞去中心化的運作模式,並可能對加密貨幣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。

隨著這些新規的逐步推出,加密貨幣行業面臨的稅務監管挑戰仍在加劇,業界對未來的規劃方向保持高度關注。

【相關閱讀】

美國國稅局新規要求 DeFi 經紀商報告用戶交易數據,匿名交易面臨挑戰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