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幣匯率走勢:美元強勢下,貶值3.1%仍顯韌性

人民幣 匯率 走勢

近期,美元指數強勢上漲,對全球貨幣構成壓力,人民幣匯率亦再度承壓。然而,在本輪貶值過程中,人民幣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。以下為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分析及建議。

一、近期匯率市場變化

自9月底以來,美元指數由 100.4 快速攀升至 106.7,漲幅達 6.3%。受此影響,離岸、在岸人民幣匯率分別貶值 3.1% 、 2.8%。美元強勢主要受到美國經濟韌性與特朗普政策的推動。那麼在具體的時間點上,如2024年11月20日,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顯示,美元/人民幣報 7.1935,上調(人民幣貶值)24點。而在之前的工行金融市場概覽中,人民幣中間價在2024年10月8日至10月11日期間貶值約0.93% 。

二、人民幣匯率的積極信號

與上半年相比,本輪人民幣貶值中,其韌性更為明顯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1.韌性更為明顯:

與上半年相比,本輪人民幣貶值中,其韌性顯著提升。例如,自9月26日以來,儘管美元快速升值 6.1%,但在岸人民幣僅走弱 3.1%,顯示出更強的抗壓能力。此外,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走勢也有所改善,這或許表明在經濟預期提振下,結售匯率的改善是人民幣相對韌性的關鍵。

2.穩定性增強:

人民幣匯率在波動中展現出更強的穩定性,這反映了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穩固。這種穩定性為投資者提供了信心,有助於維護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。

3.政策調控有效:

中國央行通過實施有效的政策調控措施,成功維護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。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信譽,也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投資環境。

4.市場預期改善:

隨著中國經濟的好轉和全球經濟的復蘇,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逐漸改善。這種改善為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提供了有力支撐,有助於提升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。

三、未來匯率走勢

短期來看,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已暫時緩和。歷史經驗顯示,選舉落地後的交易一般延續約10個交易日,且當前美元指數或存一定超調。中期而言,雖然關稅等政策可能對匯率造成壓力,但相對可控。一方面,我國已積累更多“待結匯資金”;另一方面,宏觀政策有望加碼,對沖部分沖擊。

建議

面對當前匯率波動,投資者與企業應保持警惕,合理規避風險。同時,可關注央行政策動向及國際經濟形勢變化,以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。此外,了解匯率市場的基本機制與影響因素,也是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重要一環。

綜上所述,人民幣匯率短期內或將保持相對穩定,中期則需關注外部因素變化。投資者與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,合理規劃資金運用,以應對可能的匯率風險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