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NFT(非同質化代幣)數字藏品市場在中國呈現出新動態,消費屬性逐漸成為該領域發展的關鍵詞。與海外市場金融化趨勢不同,中國NFT數字藏品市場在金融屬性上受到嚴格監管,轉而更加注重與文化、消費的深度融合。

根據最新市場數據(來源:艾瑞諮詢),2023年第一季度,中國NFT數字藏品市場交易額達到10億元人民幣,其中超過70%的交易來源於文化藝術、體育娛樂等消費類應用。相比之下,金融化投資佔比僅為20%左右,顯示出中國市場對NFT消費屬性的高度認可。
下表為近一個季度中國NFT數字藏品市場交易額分佈:
類別 | 交易額(億元人民幣) | 占比(%) |
文化藝術 | 4.5 | 45 |
體育娛樂 | 2.8 | 28 |
其他消費類 | 0.7 | 7 |
金融投資 | 2.0 | 20 |
多家權威媒體如《人民日報》旗下“人民網”及《經濟參考報》均報導指出,中國NFT市場正向著更加健康、可持續的方向發展。NFT數字藏品與本土文化的結合,如京劇、書畫等傳統藝術形式的數字化,不僅豐富了市場供給,也滿足了消費者的文化需求。
此外,一些知名線上教育平台和公益組織也開始試水NFT數字藏品,通過發行限量版課程、數字藝術作品等,探索新的應用場景。這些舉措不僅拓寬了NFT的應用邊界,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。
總體來看,中國NFT數字藏品市場在消費屬性的帶動下,正逐步走向成熟。未來,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,進一步挖掘NFT的消費潛力,將是該領域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。